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與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加強研究生學風作風建設,11月18日,研究生教育處特邀輕質高強材料研究部黨支部書記雷家峰研究員做報告,共同學習優秀共產黨員為國奉獻、團結協作、科技報國的高尚情懷,激發全體研究生黨員的愛黨愛國熱情。
報告會上,雷家峰以講故事的形式生動地介紹了“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潛地導彈專家黃緯祿的感人事跡:從他的言語“假如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雖然科學無國界,但學習科學的人有祖國”,到他的實際行動:只因錢學森的一場報告讓他從無線電專業轉為導彈研制,特別是在擔任導彈總設計師期間,黃緯祿提出了科研戰線上解決協調問題的“金科玉律”—余量共享。雷家峰結合自身在科研實踐中的經歷,用航天系統中著名的“四共同”原則向大家分享了對這一協同攻關法寶的理解,既“有問題共同商量,有困難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風險共同承擔”。雷家峰老師表示,正是融入了這樣的原則和精神,鈦合金團隊勝利完成了“奮斗者”號鈦合金載人艙的任務。同學們對黃緯祿的事跡和雷家峰老師講述的“奮斗者”號故事深受感動和鼓舞。
金屬所將持續加強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厚植研究生的愛國情懷,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鼓勵研究生勇于創新實踐,勇攀科技高峰,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

雷家峰老師作報告

報告會現場